重阳节的手抄报资料
1、重阳节简介:重阳节,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,节期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。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,由上古时代季秋丰收祭祀演变而来。“九”数在《易经》中为阳数,“九九”两阳数相重,故曰“重阳”;因日与月皆逢九,故又称为“重九”。
九九归真,一元肇始,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。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、秋游赏菊、佩插茱萸、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。
传承至今,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,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,感恩敬老。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。
2、重阳节的传说:东汉时,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人,他所住的地方突然发生大瘟疫,桓景的父母也因此病死,所以他到东南山拜师学艺,仙人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。桓景早起晚睡,披星戴月,勤学苦练。
一日,费长房说:“九月九日,瘟魔又要来,你可以回去除害。”并且给了他茱萸叶子一包,菊花酒一瓶,让他家乡父老登高避祸。于是他便离开回到家乡,九月九那天,他领着妻子儿女、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。
把茱萸叶分给大家样随身带上,瘟魔则不敢近身。又把菊花酒倒出来,每人喝了一口,避免染瘟疫。他和瘟魔搏斗,最后杀死了瘟魔。
汝河两岸的百姓,就把九月九登高避祸、桓景剑刺瘟魔故事一直传到现在。从那时起,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,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。
3、重阳节的习俗:登高、插茱萸、赏菊、饮菊花酒、吃重阳糕。有些地区还有自己当地特色的习俗,如:在福建莆仙,人们要蒸九层的重阳米果。
九月九重阳节手抄报图片
1、重阳节起源与别称
农历九月九日被称为“重阳节”,因“九”为阳数,双九相重而得名,古人认为这一天有避灾祈福的寓意,因此发展出登高、插茱萸等习俗,它也被称作“老人节”,1989年起我国正式将重阳定为尊老敬老的节日。
2、传统习俗盘点
•登高望远:古人认为登高可驱邪避祸,现代则演变为亲近自然的健康活动。
•佩戴茱萸:茱萸有驱虫祛湿的作用,民间有“插茱萸,百病消”的说法。
•饮菊花酒:菊花象征长寿,重阳饮菊花酒成为节日标配。
•敬老活动:陪长辈散步、送礼物、表演节目,传递孝心最暖心!
3、诗词里的重阳情怀
• 王维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:“独在异乡为异客,每逢佳节倍思亲”道尽游子思念。
• 孟浩然《过故人庄》:“待到重阳日,还来就菊花”展现田园闲适之美。
这些诗句特别适合作为手抄报的文字素材,搭配水墨画风插图更显古韵。
4、手抄报设计小技巧
•主题配色:选用橙黄、深红、金棕色等秋日色调,突出温暖氛围。
•核心元素:画上菊花、山峰、茱萸枝、寿桃、全家团聚场景,用云纹或枫叶做边框装饰。
•创意标题:用立体字写“重阳节”,旁边添加小灯笼或仙鹤图案,吸睛又点题!
(小提醒:内容排版记得“图文穿插”,留出空白区域写字,避免画面太拥挤哦~)
相关问题解答
1、"重阳节手抄报需要准备哪些素材?"
我查了资料发现,做重阳节手抄报可以分三块准备:
文字内容:重阳节的来历(比如桓景避灾的故事)、习俗(登高、插茱萸、喝菊花酒)、相关诗句(比如王维的"遍插茱萸少一人")。
图片素材:老人登山、菊花、茱萸的简笔画,或者直接搜"重阳节手抄报模板"参考排版。
装饰元素:用彩笔画些祥云、山峰边框,标题字可以用金色或红色突出节日感!
2、"手抄报标题怎么写更吸引人?"
我刷了好多模板,总结这几个标题参考:
传统风:"九九重阳敬老情"、"登高望远庆重阳"
简洁款:"我们的重阳节"、"孝心重阳"
创意类:"茱萸花开时"、"爷爷奶奶的节日"(适合小学生),记得用粗马克笔加阴影效果更醒目!
3、"有没有适合手抄报的重阳节古诗?"
推荐这几首短小好抄的:
① 王维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(经典必选)
② 孟浩然《过故人庄》"待到重阳日,还来就菊花"
③ 白居易《重阳席上赋白菊》"满园花菊郁金黄"
小技巧:诗句旁边画个小茶杯或菊花点缀,版面立马生动!
4、"手抄报时间不够,怎么快速完成?"
亲测有效的偷懒妙招:
打印+手绘结合:打印重阳节相关剪纸图案(比如寿桃、菊花),剪贴到报上,再手写文字。
分区法:把A4纸折成4格,每格写一个内容(习俗、古诗、祝福语、画图),半小时搞定!
求助神器:直接搜"重阳节手抄报线稿",填色就能交作业啦~
(注:答案结合了搜索到的重阳节习俗、诗词及手抄报设计技巧,用口语化表达更易读。)
本文来自作者[诗芸硕]投稿,不代表巴拉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fbala.cn/zshi/202504-118.html
评论列表(3条)
我是巴拉号的签约作者“诗芸硕”
本文概览:重阳节的手抄报资料1、重阳节简介:重阳节,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,节期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。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,由上古时代季秋丰收祭祀演变而来。“九”数在《易经》中为阳数,“九...
文章不错《重阳节的手抄报资料 九月九重阳节手抄报图片》内容很有帮助